更多服务
石家庄四药集团软袋输液生产线日产能何以全球领先
日期:2023-10-12 浏览

按照国家标准,在大输液行业,每1毫升液体中10微米以上不溶性微粒不得高于25粒。在石家庄四药集团,这个指标已被控制到1粒以下。但他们并未止步,继续向着0粒的目标努力。

为降低不溶性微粒等指标,石四药集团20年间历经32次重大技改,对相关生产线进行新建或改造提升。9月29日,记者来到位于石家庄经开区的直立式软袋输液生产车间,隔着洁净的玻璃,见到耗资3.2亿元刚刚建成的智能数字化生产线。

车间内,机器手臂上下翻转,制瓶、灌装一气呵成,无人叉车往来穿梭。除了几名紧盯电脑屏幕的技术人员,几乎见不到工人的身影,让人难以相信这条生产线有着全球第一的200万袋日产能。

全自动注塑和组盖联动系统、全自动粉体输送系统、高效热压式蒸馏水机……对于一台台高精尖的智能化生产设备,石四药集团总裁吴恒耀如数家珍。

“不创新,就是死路一条。”吴恒耀深有感触地说,这些年,眼看着当年一起竞争的企业从100多家减少到十来家。1个指标毫厘之差,就可能让产品失去市场,让企业失去立足之地,必须依靠创新突围。

正因如此,石四药集团一刻不敢放松创新的脚步,每年拿出销售收入的10%用于研发,20%用于技改。“在设备上投入,我们从没犹豫过。”吴恒耀边走边介绍,比如制备输液用水的最新过滤设备,带来的是工艺用水各项指标大幅提升,有机、无机杂质以及微生物几乎降为零,大大提升产品竞争力。

在石四药集团,有一支4000万元引进的自动化研发团队。如此大手笔投入曾一度引起不小争议,但在吴恒耀看来,这笔钱花得很值。

“生产线能够一次次升级换代,这支专业化队伍功不可没。”吴恒耀说,很多市场上采购的设备无法达到要求,只有走自主研发之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出重围。

从原料到产品,要经历246道质量控制点,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注射剂塑料包装一般不用水洗,但由于静电吸附等原因,内壁上附着的不溶性微粒不易去除。质量技术人员反复改进,效果一直不理想。

“老路走不通,我们就大胆改变研发路线,在国内率先开发出负离子空气气洗技术。”质量管理中心常务副总经理刘清萍说,针对塑料包装易产生静电吸附的特点,质量技术人员采用负离子洁净压缩空气等气流技术进行清洗,大大降低微粒数量,新技术很快应用到新的生产线上。

20年来,软袋输液生产线平均每年有1.6次重大技改。2005年,在国内率先引进全封闭洗灌封一体非PVC塑料瓶输液生产线,生产效率提高数倍;2010年,非PVC多层共挤膜双管双阀输液生产线投产,产品挺进国际市场……

“为进一步精准提升质量,我们引入参数放行理念。”吴恒耀介绍,他们对数据进行模块化管理,每个环节达标后才可以放行,这样确保最终产品质量达标,每一个环节质量可控。

一条生产线的突围之路,是石四药集团多年来深耕创新的缩影。掌握了核心技术,石四药集团打开广阔的市场,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超60亿元,80%效益由新产品或换代产品创造。企业入选中国医药工业百强,多层共挤输液膜入选全国单项冠军产品,软包装大输液质量控制技术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控制不溶性微粒管理经验被确定为全省质量标杆……目前,该公司软袋输液产品已占据国内市场半壁江山。

以石四药集团为代表的药企构成石家庄生物医药产业的“主动脉”,成为观察产业发展的生动样本。“从这家企业的创新实践中,我强烈感受到石家庄生物医药产业的澎湃动能,看到石家庄生物医药产业的光明前景。”石家庄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赵冰琴表示,越来越多自主研发的“石家庄造”,正成为让人自豪的“中国好药”,为推动石家庄今年生物医药产业营业收入率先突破一千亿元提供有力支撑。(河北日报记者 周 洁

背景链接

石家庄生物医药产业

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18个,省级创新平台167个,共上市一类创新药6个,在研一类新药73个。石药集团、华药集团、以岭药业、石四药集团、神威药业5家企业入围中国医药工业百强。

2022年,共有规模以上企业189家,实现营业收入855亿元,成为石家庄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6%。2023年目标,推动生物医药产业营业收入率先突破一千亿元。